家居安全 
| 環境改裝設計的原則 |  | 個別疾病病人要注意的家居安全貼士 |   
 
 
 
環境改裝設計的原則 
 
(一) 安全 
- 保持通道暢通及有足夠闊度
 - 切勿以破布式舊衣物充當地毯,請用防滑型地毯
 - 保持地面乾爽以防滑倒
 - 晚間使用小夜燈
 - 門檻要貼上鮮明的標貼,以方便視力較差的長者多加留意
 - 如需外出進行戶外活動時,請提高警覺
 - 上落梯級或自動電梯時,應緊握扶手
 
 
  
(二) 廁所、浴室 
- 浴室內宜安裝扶手
 - 浴缸應有防滑膠墊
 - 坐在穩當的洗澡板/洗澡椅上洗澡
 - 手部功能不靈活的長者可使用梳洗輔助用具
 - 使用暖水沐浴時,應先調開凍水,再開熱水
 - 避免使用浴缸,多使用花灑淋浴
 - 打開窗戶,保持室內空氣流通
 - 不要把門鎖上,避免在廁所遇上意外時影響救援
 - 宜用沐浴露
 
 
  
(三) 廚房 
- 保持廚房地面乾爽
 - 常用廚具避免擺放過高,以致免攀高取用時跌倒
 - 切勿站在摺椅上
 
 
  
(四) 睡房 
 
(五) 鞋子 
- 避免穿著拖鞋
 - 挑選尺寸適中的鞋履,以防易於鬆脫及失平衡
 
 
  
(六) 其他事項 
萬一發生意外…怎麼辦 - 請保持鎮定
 - 確定自己情況安全
 - 報警 (說出: 姓名、電話、地址、發生事情、需要服務種類 )
 
 
  
個別疾病病人要注意的家居安全貼士: 
認知障礙症病人 
(一) 家居安全貼士 
- 患者安全意識比較低,容易產生意外,所以審慎地作出家居環境設計是必需的
 - 按患者的個別需要作個人化的特別設計
 - 將患者喜愛的人物或物品放在房間內,以增加安全感
 - 按照患者體能的變化,適時作家居環境改變
 
 
 (1) 認知提示 - 室內空間提示
 - 物品放置提示
 - 記憶提示
 - 活動時間要穩定,加強時空的認知
 - 協助提升日常生活的獨立能力
 - 提供多點機會讓患者獨立參與日常生活的活動
 
 
 (2) 富感官剌激 - 避免家居環境過多或過少感官剌激
 - 盡量增加家居環境中感官剌激的可控性,例如設有屏風可因應情況拉開或關上,採用可調節的燈具
 - 避免使用黑色圓點的浴簾,有些患者會誤看成蒼蠅
 
 
 (3) 家居式 - 大玻璃窗及過於光亮的地板所造成倒影,都會影響患者的判斷, 甚至疑神疑鬼,可貼上防反光膠貼在玻璃窗上,及減少地板打蠟或拋光,都有助預防跌倒
 - 避免地面的顏色有太大改變或使用坑洞圖案的地板
 - 家居環境擺設要一致及整齊
 - 避免不必要的家居環境改動,如搬遷、裝修、大規模改變傢俱的位置等。患者因記憶力、理解力及判斷力退化, 較難適應環境的變遷及生活習慣的改變,容易造成生活上混亂, 構成危險
 - 以不變應付患者不斷改變的病情,能讓患者在熟悉的環境中,藉以往的生活習慣,促進參與及獨立性。
 
 
  
(二) 院舍安全貼士 
(1) 私人空間 - 使用家俬、植物清楚劃分開公眾地方及私人地方
 - 可擺放公用電話在活動室/客廳而患者家人照片及個人擺設在睡房
 - 在走廊盡頭可擺放有趣的懷舊對象,可吸引有四處游走行為的患者停下腳步`,進行有意義之活動
 - 特別設計的遊走徑,可令患者安全自由地遊走而不受約束
 - 提升環境意識及導向,例如設計指示板作導航,擺放大鐘及大日曆等
 - 提供熟識的聯繫,例如擺放患者熟識的相片及物品在床頭櫃,增強歸屬感
 
 
  
中風病人 
- 病者應時常保持正確的臥姿和坐姿,患側的腳、肩部要放置良好的位置,防止肌肉攣縮關節僵硬。
 - 家人應時常提醒或協助病者轉身,以防止褥瘡的產生。
 - 當家人和病人交談時,應坐在病人患側,讓病人認識到患側肢體的存在。
 - 提醒患者多把頭轉到盲側,以觀察事物,避免發生危險
 - 當家人扶抱病者時,切勿拉扯病人患側手臂,以免拉傷肩部。
 - 過份的照顧會導致病者養成依賴的習慣,所以應儘量給予病者自我照顧的機會。
 - 家人應給予病者精神上的支援,增強病者的自信心。
 - 病者患側的感覺可能受損,家人應注意不要讓他們接觸過熱或尖銳的物質件。洗澡前,先用好手測驗水溫,以免燙傷
 - 病人及其家人應時常注意病者患側手和腳的衛生。沐浴後,可用綿花把趾間的水份吸乾,以保持乾爽。
 - 一些輔助器具可幫助中風病患者自我照顧上能更獨立,但適當的使用訓練是必要的,如廁旁的扶手可説明起坐,可是錯誤的使用可導致意外發生。
 
 
   
 
 
 
  
 
 | 
    1. elderask所有资源来源于作者上传和网络,仅作为展示,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!
    
2. elderask主理人 QQ:875068089,邮箱:hezuo@elderask.com
    
3. 盗版,破解有损他人权益和违法作为,请各位作者支持原创!